2025年10月25日,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CNAIS)主办、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CNAIS 2025学术年会暨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以“大模型时代的智能跃迁与管理创新”为主题,吸引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近1000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27个主要专题开展学术交流,并开展了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等重要环节。

上午8时30分,在北京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一楼唐朝厅,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颜志军教授主持开幕式。颜志军教授指出,数字中国建设正迈入系统推进与智能融合的新阶段,信息系统学科作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支撑力量,正在深刻影响国家治理与产业转型。他代表承办方和各协办单位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大会筹备情况与主要议程。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本聪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自延安建校以来的红色底蕴和卓越传统,介绍了学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表示学校将持续发挥学科与科研优势,服务国家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发展。

汪本聪致辞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秘书长唐锡晋在致辞中通报了学会会员发展的良好态势,介绍“特色学会发展创新计划”、“新时代系统工程大讲堂”等品牌项目的推进情况,欢迎更多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共建开放、协同、进取的学术共同体。

唐锡晋致辞
国际信息系统协会(AIS)主席Dorothy E. Leidner教授发来致辞。她高度肯定中国分会在AIS体系中的突出贡献,指出中国学者在会员数量、论文下载量等方面表现亮眼,并强调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兼顾技术进步与数字伦理、治理框架的完善,推动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的双向赋能。

Dorothy E. Leidner致辞
CNAIS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徐心以“致敬元老·传承薪火·展望未来”为主题主持了特别致辞环节。他回顾了学会二十年来的稳健发展历程,向创始元勋们为学会奠定的学术根基和精神传统致以崇高敬意,并指出CNAIS的成长源于一代代学者的坚守与创新。大会现场举行了“致敬元勋”仪式,12位青年学生代表登台,向四位到场的创始元勋—陈国青教授、杨善林院士、马费成教授、李一军教授—献花并敬赠“CNAIS二十周年AI画像纪念牌”。纪念牌上的十五位杰出学者肖像由人工智能生成,象征着新技术与学术精神的融合传承。四位元老在发言中共同表达了对CNAIS二十年发展的肯定与自豪,并寄语青年学者要继承前辈精神,在数字智能时代持续推动信息系统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徐心致辞

元老及学生合影
开幕式结束后,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AIS Fellow、CNAIS创始主席(2005—2013)陈国青教授作题为“CNAIS二十年:回顾与展望”的CNAIS特别报告,他系统梳理学会发展脉络、人才梯队建设与国际化进程,提出以中国情景为依托、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未来研究议题。

陈国青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刘作仪作“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AI的挑战”报告,分析了人工智能浪潮下管理科学的学科变革与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基金委在相关领域的资助重点,为与会学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刘作仪报告
短暂茶歇后,两场大会学术报告持续“上新”。威廉玛丽学院Rajiv Kohli教授以“Understanding People’s Needs in the Age of AI: From Agentic Systems to Digital Twins”为题,探讨AI时代用户需求理解的新范式以及从能动系统到数字孪生的转变路径;SAP研究院CTO薛建敏以“SAP商业AI邂逅具身智能机器人—塑造物理自动化未来”为题,分享企业AI与具身智能融合的最新实践,展示从场景落地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

Rajiv Kohli报告

薛建敏报告
作为上午议程的惊喜环节,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在热烈氛围中开启,由清华大学郭迅华教授主持。活动首先播放《CNAIS二十周年纪念视频》,回望从“创立—成长—跃迁”的重要时刻。其后,组委会梳理了2015年以来连续参会的学者以及2005年以来连续参会的学者,并为他们颁发了大模型辅助设计的CNAIS特别纪念牌。大会还为过去二十年主办各届大会的主办方代表颁发卓越贡献奖奖杯。志愿者为CNAIS第二任主席毛基业教授和第三任主席徐心教授颁发CNAIS特别纪念牌。两位教授在仪式后分别发表讲话,回顾CNAIS的发展历程与学科传承,并寄语青年学者在数字智能时代持续创新。

郭迅华致辞

毛基业发言

徐心发言
最后,三任主席与嘉宾共同切下象征传承与创新的“二十周年生日蛋糕”,在全场热烈掌声中为CNAIS送上祝福。温馨而庄重的仪式将大会气氛推向高潮,寓意中国信息系统学科在新征程上再启华章。

二十周年纪念蛋糕仪式
下午的专题分论坛与系列交流活动相继举行。论文平行论坛围绕生成式AI治理、可信人工智能、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组织数字化转型、人机协作与AI伦理风险等议题展开。“设计科学前瞻论坛(Design Science)”与“SAP工作坊”两个专题论坛分别围绕信息系统设计科学研究和SAP企业管理数字化工具教育开展研讨;院长/系主任论坛与学术期刊论坛聚焦数字时代科研范式变革、跨界协同与高质量学术出版开展深入研讨。此外,论文海报交流与人才招聘会同步开展,产学研高频互动、思想充分碰撞,形成“连续对话、同频共振”的学术现场。

分论坛会场
10月26日上午,主论坛在唐朝厅举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马费成教授率先作题为“社交知识大图及其应用”的报告,系统介绍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协同构建策略及社交知识图谱的最新进展,提出通过图神经网络与因果推理模型的结合,实现社交知识大图的深度计算与智能演化,为社交计算与知识服务提供了全新范式。

马费成报告
随后,香港大学经管学院蒋镇辉教授作“中文语境下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推理能力测评”报告。他基于团队构建的评测体系,展示了涵盖20个通用模型与15个推理模型的综合对比结果,指出中文模型在逻辑推断、情境推理及幻觉控制等方面的显著进步,强调“推理型大语言模型时代已然到来”,并呼吁建立符合中文语境的人工智能测评标准体系。

蒋镇辉报告
南京大学宋培建教授以“AI赋能企业管理决策:以采购和定价为例”为题,分享了其在智能采购与酒店定价领域的两项产学研合作研究。他指出,人工智能正从数据分析工具转向共创决策伙伴,“Gatekeeping AI”等激励机制模型可在分层管理结构中显著提升决策质量与组织绩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路径。

宋培建报告
最后,伊利集团数字科技中心总经理尚直虎以“智能演进·创新价值”为题,从“YILI-GPT到YILI-AI再到YILI-Agent”的演进路径出发,系统阐述了企业级智能体在供应链、营销、内容生产和知识管理中的落地应用。他指出,决策式与生成式AI的深度融合,正推动企业从流程自动化迈向决策智能化,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尚直虎报告
当日下午大会举办了多场专题分论坛和平行交流活动,围绕“大模型时代的人智协同与用户行为决策”、“可信人工智能”、“生成式AI驱动的商务智能创新”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论文海报交流与人才招聘会同步进行,学术与产业界携手探寻AI时代的管理创新与学科融合路径,充分展现了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蓬勃的研究活力与开放共创精神。
此次CNAIS 2025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信息系统学科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向未来,CNAIS将继续秉承“学术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协同”的宗旨,积极构建以中国实践为基础、面向全球的学术共同体,推动信息系统研究在人工智能治理、组织数字化转型、智能决策支持等方向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中国信息系统学科也将以更强的科研原创力、社会服务力与国际影响力,服务国家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助力智能社会建设,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全球影响力的信息系统研究体系贡献坚实力量。